以墓砖为枕的文物“土专家”

城事生活 湛江日报 蔡兴争 许晶莹 朱海湛 浏览

小编:8月14日中午,雨后的鹰峰岭苍翠欲滴。程彩蹲在岭上的一块石碑前,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这块由民国政府徐闻县县长陈桐所立的石碑,四周曾经尽是草木,村民疑其为墓碑而不敢靠近,1977年经程彩数天披荆斩棘、擦拭拓印,它才得以重见天日。

  8月14日中午,雨后的鹰峰岭苍翠欲滴。程彩蹲在岭上的一块石碑前,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这块由民国政府徐闻县县长陈桐所立的石碑,四周曾经尽是草木,村民疑其为墓碑而不敢靠近,1977年经程彩数天披荆斩棘、擦拭拓印,它才得以重见天日。

  神秘的石碑

  程彩,原雷州市英利镇文化站站长兼英利博物馆负责人,一个在基层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文物保护“土专家”。他与位于英利镇境内的雷州半岛第二高峰鹰峰岭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程彩察看鹰峰岭“神秘的石碑”。 蔡兴争 摄

  那块被程彩视为宝贝的石碑位于鹰峰岭半山腰。从外表看,它确实很像一块古墓碑,难怪以前上山打猎砍柴的村民不敢靠近。

  1977年,程彩从村民口中得知鹰峰岭有块“神秘的石碑”,于是决定上山探个究竟。由于上山砍柴的村民不敢砍伐石碑周围的植物,石碑几乎被茂密的荆棘和灌木所覆盖,因此显得更为神秘。程彩挥刀砍掉杂乱的荆棘,终于看见了那块高约1.3米、通体漆黑的石碑。碑上有文,但模糊不可辨认。次日,程彩再次上山,这次他带来了拓字用的宣纸。他将宣纸盖在碑文上,小心地将碑文逐一拓印下来。

  碑文显现后,程彩大为吃惊。原来碑文记载的是一则通告,由民国时期徐闻县县长陈桐1940年撰写,碑文大意是鹰峰岭系“徐闻八景之一”,故政府严令保护,任何人不得在山上偷葬、偷盗、樵采等。1961年秋,英利镇划归雷南县(现雷州市),鹰峰岭变为“雷阳八景之一”——鹰峰啄月。此后,该石碑成为历代政府保护鹰峰岭的见证,也成为鹰峰岭的“镇山之宝”。

  陪记者上山那天,程彩发现石碑碑文刚被新鲜的红漆涂过,不禁连连摇头:“碑文应保持原状,红漆对碑文会产生腐蚀作用。”令程彩不断摇头的,还有另外一块石碑。那也是一块记载保护鹰峰岭通告的石碑,刻于2003年,碑文系雷州市人民政府通告,但由于种种原因,它竟然无法在鹰峰岭上安放,至今仍尘封在英利博物馆里。

  垃圾堆里淘宝

  程彩已于2008年退休,但他退而不休,依然没有放弃任何收藏与保护文物的机会。

  正是凭借平时练就的“火眼金睛”,程彩发现了大量“宝贝”。1993年他下乡到寮村时,看见一名村妇正在喂鹅,眼前突然一亮:装饲料的瓷碗古色古香,会不会是什么宝贝?他提出想买那只瓷碗,但村妇说:“一只破瓷碗值什么钱?你想要的话拿去就是了。”程彩喜出望外,本来想买只新的搪瓷碗与她交换,但最后还是付了她几块钱。后经考证,那只瓷碗来自唐代。

  程彩最为得意的一次淘宝经历发生在1984年。当时他到英利镇派出所办事,发现办公室里堆放着一些准备烧毁的杂物。程彩好奇地翻弄了几下,所领导说:“你喜欢的话就拿去吧,我们太忙了抽不出时间处理。”程彩处理那堆杂物时,呼吸几乎停顿:他从中找到了5幅陈乔森所画的“芦蟹图”。陈乔森系清朝咸丰年间雷州籍举人,著名书画家,“岭南四大才子”之一,其作品价值之高可想而知。珍藏20多年后,这5幅“芦蟹图”目前市价已不下100万元,程彩却将它们全部无偿地献给了雷州市博物馆。

  以墓砖为枕

  程彩的故事像年代久远的文物一样,多少带有一些神奇色彩。

  大约20年前,几块古墓砖露出地表,程彩发现后如获至宝,连忙将它们带回家中。睡到半夜,他担心墓砖弄丢了,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后来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将那几块墓砖叠成一只砖枕,在上面铺一条枕巾,头枕着墓砖呼呼大睡。程彩的妻子发现他以墓砖为枕头后勃然大怒,将那些墓砖一一扔掉,但程彩不怕“晦气”,又将墓砖全捡了回来。

  程彩对文物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他最初又是如何与文物结缘的呢?

  这要追溯到1983年,当时他已任文化站长3年。为搞好文化普查工作,县里举办了一个培训班,程彩是其中一名学员。课堂上,一名考古专家给学员展示了几块石刀。程彩看了一眼后说,这东西我们村里有很多。专家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是石器时代的东西,你们雷州半岛怎么可能有?”程彩执拗地说:“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代的,但我们村里确实有很多。”专家仍当程彩是在开玩笑,并不放在心上。培训班结束后,3名专家骑单车到英良村进行文化普查,程彩给他们介绍了那些石器。但专家们也无法判断那些石器为何物,于是装箱带回广州,最后由省考古专家鉴定为石器时代的“敲砸器”。英良村“敲砸器”的发现,一下子将人类在雷州半岛的活动史向前推进了五六千年。为表彰程彩的重大发现,1984年上级奖励他100元。从此,程彩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文物收藏与保护之路。

  “不安分”的庙祝

  程彩任英利镇文化站站长期间所取得的最大“政绩”,当属协助筹建了英利博物馆。这是湛江市首家镇级博物馆,成立于2004年1月,馆舍面积为370平方米。馆内藏品大多由程彩收集而来,他自然成为博物馆负责人。

  在此之前,程彩还当过十几年庙祝。庙叫“冼夫人庙”,与英利博物馆只有一墙之隔。冼夫人庙1998年修复,现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程彩说,当年庙里有几个柜台,系当时镇供销社遗留下来的,程彩把几年间收集到的藏品摆到柜台上,让进庙烧香的人们参观。程彩的“创举”引起了时任英利镇镇委书记陈奇石的注意,他于是叫程彩多设几个展柜,向大家普及文物知识。正是从那时起,陈奇石萌生了筹建博物馆的念头。于是,冼夫人庙隔壁的粮仓被改建成为现在的英利博物馆。程彩也从庙祝变成了博物馆负责人。

  如今,程彩虽然已从文化站站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但对基层的文化建设工作依然十分关注。他最为忧心的,是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现在上面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市,但很多基层文化站连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都没有,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薄弱,文化强市怎么强起来?”程彩不无忧虑地说。



你可能喜欢的: